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6月1日,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第三轮常规赛中,南通队以4:0战胜泰州队,取得开赛三连胜,以9分领跑积分榜,“南哥”称号实至名归。5月11日,南通队在五台山体育中心以2:1战胜南京队时,首次听到“南哥”这个称呼,此后“苏超”这个简称开始广泛传播。
这场南通对阵南京的比赛后,南通球迷高喊“叫南哥”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。随后,苏超联赛掀起一场全民造梗狂欢,从城市间的趣味互怼到官方账号下场玩梗,各种创意段子层出不穷。这场业余足球赛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破圈,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。
苏超引发的“泼天流量”超出主办方预期。5月31日和6月1日,泰州体育公园涌入上万观众,盐城和徐州赛区更是创下超过2.2万人的观赛纪录,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某些中超足球联赛场次。前三轮赛事已累计吸引18万球迷走进球场。李贤成回忆,去年他踢中乙联赛时,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场大约5000余人,而苏超的观赛人数远超中乙,更难得的是现场出现了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。
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王小湾表示,苏超最大的亮点是让不关注足球的人也来关注这个赛事。办赛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,因此球票价格亲民,5块、10块,有的地方甚至免费。资深球迷达达认为,苏超的城市联赛模式成功构建了市民与球队的情感纽带,低廉的票价、便利的交通以及节假日赛程安排,共同降低了观赛门槛,为赛事破圈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李贤成坦言,苏超的走红让全队士气高涨。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收到了一些陌生网友的鼓励和祝福。6月5日,他们将归队进行训练,他表示:“在接下来的比赛中,我可能会更拼”。
今年4月,李贤成放弃了在德国踢第四级别职业联赛的机会,回到家乡南通海门,投入到苏超的准备中,并担任南通队队长。提到回国踢苏超的原因,李贤成坚定地说:“为家乡的荣誉而战”。他从8岁开始踢球,9岁时,父亲李太镇拿出自家拖鞋厂六成的利润,和海门教体局合作共建了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,免费向社会招收喜欢踢球的小学生进行培训。
出战城市联赛的南通队共有39名球员,其中35名来自珂缔缘,年龄最小的18岁,最长的37岁。按照赛事规则,球员年龄限定为16-40岁,且需满足户籍、学籍或社保缴纳等属地条件。每队允许注册23-50名球员,且每队现役职业球员限报3人。
南通队给予这项赛事高度重视。珂缔缘总经理助理吴双说,珂缔缘特地抽调了职业队3名绝对主力,让他们同时兼顾苏超和中乙联赛。在赛程冲突时,球队明确优先保障苏超赛事。除了3名职业球员,南通队其余队员大多为“职业预备球员”。据统计,在本届苏超516名参赛球员中,职业球员仅有29人,其余皆由学生、职场人等业余爱好者组成,甚至有人是程序员、外卖员,但不少球员接受过较为专业化的训练。
“这个地方养育了我,有一个机会能报答家乡的话,我们肯定会拼尽全力”,李贤成说,这是南通队全体球员达成一致的信念。珂缔缘训练了8年,如今青训梯队约有200人、职业梯队几十号人,并陆续往各级国家队输送了超过160人次的小国脚。
珂缔缘俱乐部为周边乡镇的孩子们提供了来之不易的踢球机会。90%以上的学员来自普通家庭或经济困难家庭。俱乐部坚持免费培训,希望那些有天赋但家境一般的孩子也能圆足球梦。
“能进多少就进多少”,在4:0战胜泰州队时,李贤成说。他没有想过“人情”或“面子”的问题,南通队的目标就是“全力以赴”。对手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了南通队员。在与南京队的比赛中,李贤成和队友惊讶地发现,对手“越来越能跑”。尽管最终艰难取胜,但南京队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充沛体能,让李贤成由衷敬佩。
资深球迷颜周洋也被这场业余赛事的职业精神打动。每逢比赛日,他都会通过地市级媒体平台的公众号观看苏超直播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,5月31日扬州与常州的比赛,在连续伤退和抽筋的情况下,扬州队仍坚守住1:0的比分。资深球迷达达认为,业余联赛最打动人的并非技战术水平,而是永不言弃的比赛态度。吴双则说,苏超这样的业余赛事最大价值在于培育足球文化土壤,为青少年兴趣培养奠定基础。赛事的影响正向更大的范围延伸,更多家长愿意带孩子来看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