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城市的主干道上,“苏超”标语格外耀眼;每场球赛座无虚席,球迷铆足劲加油助威。这个夏天,“苏超”彻底点燃人们对足球的激情和热爱。7月初,江苏省统计局发布一项数据:95.2%的江苏居民表示知晓“苏超”,关注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。第一次踏入球场的震撼,第一次为家乡球队声嘶力竭地呐喊,第一次理解这片绿茵场传递的城市精神……“苏超”用纯粹的足球语言,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“初体验”。
7月20日,“苏超”第七轮联赛,常州主场迎战徐州,主队球员再次为一座城“进一球”的梦想全力拼搏。现场迎来4万多名观众,翻涌的人浪犹如沸腾的海洋。“第一次看‘苏超’,久违地体验了一把尽情燃烧青春的快乐。”看台上,常州小伙周延紧握着栏杆,声音淹没在震耳欲聋的“常州加油”的呼喊中。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IT工程师惊讶地发现,面对数万人的声嘶力竭,身体里的热血会不受控制地沸腾,“因为球员是真拼命,球迷是真投入,看得人代入感爆棚。”当主队前锋一记惊险滑铲截下球时,整座体育场爆发的声浪几乎掀翻夜空,任何高清转播都无法复刻这份血脉偾张的临场震撼。
一个多月前,300公里外的泰州体育公园,泰兴姑娘宗莹莹正经历着同样震撼的“苏超”第一次。6月1日,泰州主场对战南通,这个习惯自称“泰兴人”的姑娘第一次意识到“家乡”二字的分量——全场两万多名观众齐声高唱国歌,看台上素不相识的老乡们肩并着肩为主队呐喊,那种感动来得毫无预兆,“不知道为什么就眼含热泪了。”往日的腼腆拘谨在此刻消融,她随着人群跳跃欢呼,为每一个精彩突破声嘶力竭。赛后回家路上,她发现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足球的热浪中——朋友圈被比赛刷屏,街边餐馆的电视在回放比赛,素不相识的食客们自然地搭话讨论战况,“整座城市好像因为足球变得更加亲切了。”
“进球的时候我忍不住跳起来喊!”6月29日“苏超”第五轮泰州主场对阵徐州的比赛,泰州姑娘林敏敏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记“倒挂金钩”。小将巴特在开场不久就用这惊艳一招为主队首开纪录,“那一瞬间全场炸开了锅,所有人眼睛都看直了。”比赛的戏剧性远不止于此,徐州队在下半场连扳两球,特别是替补登场的小将花姜敏,在终场前7秒连过5人完成绝杀。“10块钱门票看了3个神仙球,绝对值回票价!”林敏敏回忆起来难掩激动。同样被“苏超”的精彩打动的还有四川小伙华诚,吸引他下决心定闹钟抢“苏超”球票的就是网络疯传的“三人同铲”名场面——7月6日常州客场对阵淮安,3名球员奋不顾身同时飞铲的镜头犹如热血漫画场景。他最终幸运地抢到票去看南通对阵盐城的“榜首之战”,在客场球迷区,南通队的犀利进攻,盐城队在劣势下拼到最后的韧劲尽收眼底。现场的氛围让他十分震撼:从下午四五点进场,球迷高歌助威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。这份热爱和执着让他情不自禁地跟着两边喊加油。
6月21日的常州奥体中心,暴雨中的绿茵场久久留在张子檬心里。比赛最后20分钟,记分牌定格在0:4,常州球员仍在冒雨奔跑,看台上3万多名观众“进一个”的狂热声浪穿透雨幕。“比赛结束后,球员哭了,大家也都哭了。”第一次看球的张子檬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,惊讶于自己会为素不相识的球员如此揪心。谢场时,她跟着人群涌向看台的栏杆,挥手欢呼,大声说“谢谢你们”,这种纯粹的情感联结让她心底涌起一股力量,“感觉上班都会上得更起劲,遇到困难我就想想常州队。”
第七轮联赛,张子檬带着5岁女儿重回常州主场,她想让孩子感受火热的“苏超”氛围。意料之外的是,活泼好动的女儿全程专注,瞪圆眼睛盯紧每个传球。这一场比赛常州队仍然惜败,“下一场要是还输怎么办?”面对妈妈的调侃,小女孩眼泪汪汪却坚定地说:“输也要看!”这一刻张子檬突然明白,“苏超”教给孩子的不仅是胜负,更是面对失败时的勇敢,“竞技体育既残酷也灿烂,永远有人在证明什么叫不放弃不抛弃。”
“江苏人,了不起!”陕西球迷李文浩在朋友圈里置顶了这条动态,配图是他在“苏超”现场拍摄的沸腾画面。因为刷短视频知道了“苏超”,他说走就走,相隔900多公里的奔赴,连续在徐州和南通看了两场比赛。“苏超”刷新了他对江苏的认知,“这次我真切感受到江苏人的热情与活力,以及同心协力。”网友总说江苏“散装”,但李文浩看到,客队进球时主队球迷报以掌声,球员们共享饮水,并肩离场,对手受伤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……这种纯粹的体育精神,让他找回了足球带给自己的感动。对于看球18年的扬州老球迷高杰来说,“苏超”带来太多的“第一次”。“第一个不骂裁判的比赛,第一个赛后没人讨论判罚的联赛。”在他看来,“苏超”赛场上裁判没有成为主角正说明了赛事的纯粹。他还注意到,“苏超”球迷叫不全球员名字,甚至分不清主队球衣颜色,但他们为每个精彩瞬间欢呼,即使主队失利也不减热情。高杰感慨,“苏超”让足球回归了它最本真的样子,快乐、团结、纯粹。
在“苏超”赛场偶遇南通海门珂缔缘球迷协会的那一刻,徐州人齐小兵被深深震撼了。当时他因找错座位误入客座区,正巧置身于南通球迷之中——整齐划一的“红色方阵”,挥舞横幅、战旗,呐喊声此起彼伏。这些球迷不仅自掏腰包制作装备,还会定期排练战歌、设计TIFO、筹备观赛“第二现场”。每场比赛前,他们都要精心准备4—5首战歌,从视觉效果到互动编排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。“尽管江苏足球已沉寂4年了,这些球迷依然坚守热爱。”齐小兵很动容,“他们自称是球队的‘第十二人’,为家乡球队如此纯粹地付出,让人看了就想加入他们。”
夜幕降临,城市体育场外灯火通明,人潮涌动。离场的球迷们仍在讨论精彩瞬间,孩子们模仿着球员们的射门动作。一个业余联赛,带来如此深刻的情感共鸣,它让城市找到认同,让异乡人理解包容,让孩子学会勇敢坚持……有些感动,站在人海中才能懂,当下一轮战鼓擂响时,也许会有更多人走进赛场,置身山呼海啸,心跳同频共振,为“苏超”而热血沸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