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七轮比赛尘埃落定,集齐了榜首争夺战、“南哥”争夺战、“笔画”保卫战等,话题十足,十三个城市文旅应援花式出圈。
“苏超”为何这么火?答案或许不止足球,更在文化。从最初靠“散装江苏”等网络文化梗引发关注,到随着赛程深入,各地历史文化底蕴持续释放,文旅消费市场不断升温,文明新风充分彰显……“苏超”如多棱镜,折射从火爆赛事到文化现象的轨迹,亦似放大镜,让文化自信愈发坚定。
第七轮开赛前,一条“苏东坡在徐州为官、终老常州”的旧事,加上“季札挂剑”的典故,因常州对战徐州而刷屏。网友笑称“看一场球,补一堂历史课”。
足球“德比”指的是同城或近邻对峙,在江苏,球场之外城市文化的亮相也是重头戏。江河湖海齐聚一省,长江文化、大运河文化、江南文化、江海文化四大主脉交汇,楚汉文化、江淮文化、吴文化各具独特气韵,历史典故、诗词歌赋、特产风物各有各的精彩。
两个多月来,“散装江苏”“苏大强谁也不服谁”这些老梗,被“苏超”酿出了新酒。
文化在“竞合”中彰显。一句“淮扬菜正统之争”,扬州和淮安这两大淮扬菜源头同亮身段,一碗狮子头、一份软兜长鱼,赛的是“味”;一声“楚汉争霸”,徐州汉文化、宿迁的“项王故里”,争的是“雄”;一场赛诗大会、几封“书信”往来,较量的是谁的诗词最多,谁的绝句更绝,比的是“才”。
6月15日,来自镇江的球迷为球队助威。当日,在江苏徐州举行的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四轮比赛中,徐州队1比0战胜镇江队。新华社发(白雪摄)
“江苏各个城市的文化历史,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国人民这么持久的热情与关注。”作家王干说,“苏超”精准捕捉了江苏人内心对家乡荣誉的认同感与好胜心。
文化在“创新”中传承。球场上,徐州的球衣融入楚汉战甲元素,南京的队徽是辟邪神兽,苏州让江南“四大才子”与啦啦操队友同舞,淮安、连云港不约而同请来了西游“天团”;球场外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们也接住了这波流量,香包、剪纸、团扇、泥塑……各类非遗产品通过与“苏超”元素结合,收获新“粉丝”。
扬州市朴席镇的朴席草席制作技艺是一项省级非遗,他们推出的“苏超”版席草编织扇在扬州首个主场赛事期间卖到脱销。朴席镇曹桥村负责人说:“传统非遗只有紧跟时代步伐,才能真正传承下去,我们借势‘苏超’,让老手艺玩出新花样。”
文化在“审美”中闪光。在“苏超”的聚光灯下,文化之美呈现出更多维度的光彩:南京云锦博物馆为吉祥物“豚宝”量身定制云锦“娃娃衣”,巧妙提取云锦麒麟纹样,打造出“麒开得胜”“麟门一脚”潮玩挂件,这是匠心与足球相融的精致之美;泰州观众头戴穆桂英头饰,镇江观众身着汉服挥动衣袖,这是人们对地域文化认同的自信之美;而面对常州队“屡战屡败、屡败屡战”,全场响起的“常州进一个”加油声,则是永不放弃的拼搏之美。
“‘苏超’如同一块巨大的‘文化酵母’,将足球的激情、地域的文脉、生活的烟火与大众的情感深度交融。”南通市文联主席张华认为,它让每个江苏人收获多重满足,基于文化自信而来的精神愉悦,基于文化多彩而来的共鸣认同,基于文化自尊而来的奋发向上。
6月28日,人们在泰州市海陵区老街景区“律动苏超音你泰美”音乐节上观看表演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汤德宏摄)
哨声一响,球场上你来我往,攻防转换;哨声一落,整座城仍在“加时”。在江苏,90分钟的足球赛被延展成了24、48、72小时目的地之旅,一张球票的含金量不断提升。
6月14日,球迷们在G9253次列车上合影留念。这是铁路部门开行南京站往返淮安东站的长三角首趟“苏超”球迷高铁专列,方便南京球迷前往观赛。新华社发(苏阳摄)
4.5万人,是昆山奥体中心场馆可容纳观众的上限,不是东道主热情的上限。第六轮对战连云港,赛前同里古镇率先宣布对扬州市民免票;连云港立即回应,推出了“跟着‘苏超’游悟空老家”,三天内苏州车牌在花果山一路免票。
主场迎战扬州前48小时,常州主动出招,中华恐龙园、天目湖、青果巷等全市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票;0∶4输给南京后,天目湖顺势自嘲——光头球迷免票两月,话题当日破亿,“失败梗”变成了流量包……常州文旅部门负责人笑着说:“与其说这是一张门票,不如说是一张主动呈上的‘请柬’。”
“请柬”收到,消费场景便层层打开。淮安在球迷驿站摆开小龙虾、钦工肉圆,票根直接当餐券;盐城将黄海湿地观鸟与观赛打包,2万份“观鸟+观赛”产品瞬间售罄;恐龙园18天赶制“盐水鸭×恐龙妹妹”联名玩偶,预售三天破万单,恐龙人俱乐部酒店换上“赛事房”,足球布景、赛事直播、免费接驳,主场比赛日连续满房,园区二次消费顺势涨了一成——一张门票,带动从看台到餐厅、从酒店到电商的完整闭环。
流量本身并不等同于增量,若缺乏有效的消费场景承接,就只是短暂的关注度。南京市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聪说,“苏超”从最初的凭票根享优惠,到跨业态联动消费场景、延长消费链条,票根经济成为连接赛事与消费的关键纽带,实现“赛事引流—消费留存—产业联动”。
“苏超”用一次又一次精准长传,把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“踢”到了文旅的“球门”前。据统计,第五、六轮每轮现场观众都超过了18万,带动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%。其中,南京对战苏州不仅当日创下60396人的上座纪录,三天里218.1万游客涌进各类景区,南京全市文旅消费总额达27.2亿元。
盐城球迷向谢场的镇江队送上掌声,南通球迷在火车站喊话“谢谢徐州”致意东道主;苏州队赛后将更衣室打扫一新,并留下手写感谢信;南京球迷跪地捡拾垃圾,笑言“这是球迷的基本素质”……“苏超”开始“卷文明”了!
文明见于细节,成于习惯。掌声、便签、弯腰的瞬间,把“比赛第一,文明并列第一”写进了看台。主办方顺势推出《文明观赛公约》、文明积分制,让座、分类投放垃圾即可扫码攒分,兑换徽章或非遗小礼,让礼仪从个体自觉升级为群体风尚。
城市治理能力也在同场竞技。7月19日晚,微信公众号“常州发布”推文下,外地球迷留言“能否开放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方便客队球迷”,署名为“江南风周伟”的账号秒回“已安排”。次日,常州就推出了涵盖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、接驳公交加密至十分钟一班等8条便民措施。网友笑称“常州把评论区活成了球迷许愿池”。
“苏超”也成为观察城市文明的窗口。多地开通“球迷专列”,安排接驳专线;多个球场免费提供饮用水及防暑物资;智能机器狗“江小巡”亮相无锡江阴,携手一众智能设备“同事”护航赛事安全;南京奥体中心前脚刷新“苏超”上座纪录,后脚就因6万多名观众半小时内疏散完毕再登热搜……
“很暖心!”“有格局!”“‘苏超’没有输家,江苏赢了!”社交平台上,天南海北IP的网友不约而同为文明江苏点赞。
数据显示,江苏13个设区市、16个县(市)创成全国文明城市,总数与占比均居全国第一。人、赛、城在良性互动中相互滋养:城市用精细服务传递文明理念,市民用高素质反哺城市形象,文明与激情同频共振,共同写下又一页文化新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