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扬叔 - 全网最会整活的苏超球迷  足球圈热梗收割机记者节特稿 球员、记者、商业策划 新传人在苏超“传”出好球

叫扬叔 - 全网最会整活的苏超球迷 足球圈热梗收割机记者节特稿 球员、记者、商业策划 新传人在苏超“传”出好球

  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...

小编 苏超球迷 2025-11-09

  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2025年11月1日,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,主裁判一声哨响,“2025苏超”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。苏超成为一场全民足球盛宴的背后,是无数人的付出,南大新传人也为苏超故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球员、记者、赞助方……同一片赛场,不同的角色。新传人在苏超各个环节“传”出好球,呈现出走出学校后的多样人生。

  苗明来自扬州宝应,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届本科生。身披34号球衣的他是苏超南京队的主力后卫。

  11岁那年,苗明被江苏舜天选中,与同乡的吉翔正式成为江苏舜天少年队的队员。19岁,苗明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——他同时收到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江苏舜天的入队邀请。

  “球以后还能踢,但南京大学错过了,就再也没机会了。”在职业球员的黄金年龄,苗明选择到大学读书。他认为,南大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,学校培养了他的胸怀与修养,教会他内敛的品格。

  在南大,苗明没有放弃踢球,在保持训练的同时,他也关注着舜天的动态,并以“探析江苏舜天的成功之路”为主题完成了毕业论文。大四那年,苗明的爷爷走到了人生的尽头。爷爷爱看足球,在床边陪伴时,苗明下定决心,要让爷爷走之前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踢球,他因此重返球场,但爷爷没等到他上电视的那一天,这成为苗明心中长久的遗憾。

  回归赛场后,苗明的足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江苏舜天,老乡吉翔已经成为球队主力,而苗明只能长期坐在替补席上。后来,他辗转河北、湖南、广东等地踢球,最难熬的时期,他连续十二三轮替补,但他依旧刻苦训练。苗明表示,南大教会他脚踏实地,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任何事情,这种心态帮助他度过了职业生涯中很多迷茫的时刻,支撑着他不断努力、不断超越。

  2021年,31岁的苗明从职业球队退役,他在南京安家,与妻子育有两个孩子,经常回家帮助父母照料200多亩蟹塘,自称是“养蟹人”。与此同时,苗明仍在全国各地以业余身份参加比赛,忙时踢球,闲时养蟹成为了他的日常。

  今年,35岁的苗明应征加入南京队,与曾经在舜天一起踢球的战友吉翔、戈伟等人一起,再次为这座熟悉的城市而战,苏超给了他真正站上南京奥体中心踢球的机会。

  “6月1日,南京五台山体育场来了一万五千多人,那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了。”回忆起儿童节的那场比赛,苗明至今记忆犹新。南京队主场1:0战胜无锡队,天空下着小雨,五台山体育场几近坐满,当时的他隐隐感觉,苏超会获得难以预料的流量和影响力。

  六月过去,苏超火了。紧接着,7月5日,苏超迎来一场焦点战——南京队坐镇南京奥体中心迎战苏州队。此前苗明已经无数次想象过自己在奥体踢球的情景,当这一刻真正到来时,他还是没忍住泪水。

  “赛前去适应场地的时候,我提前在场地上站了很久,我从小是舜天培养出来的,25岁离开家,在外漂了7年,始终没有站上奥体的舞台,其实我比任何人都渴望站上那个舞台,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肯定。7月5日站上去,升国旗的时候,我的眼泪在打转,会有鼻子一酸的感觉。”那天,南京奥体中心来了60396名观众,苗明对着91区看台注视了很久,这里是他从前作为替补队员观看队友比赛的地方,如今,他成了赛场上的主角。

  “自己也没想到,作为35岁的老将还能驰骋在球场,站上奥体,35岁才刚刚开始,坚信所爱,终将遇见美好。”苗明告诉学弟学妹,追逐梦想的路上,只要肯坚持,年龄是个小问题。

  王文欢是南大新传2017届本科生,现就职于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,担任体育记者。

  7月20日,“村支书打进苏超第100球”冲上热搜。在与无锡队的比赛中,淮安队替补登场的3号球员戴虎在第68分钟打进一球。这是苏超开赛以来的第100个进球。 “39岁”“村支书”“第100球”,这些标签让戴虎充满了传奇色彩,故事瞬间火爆全网。王文欢正是这条热搜的主要策划者之一。

  “苏超让我有了代表作。”2020年,热爱体育的王文欢开始担任体育记者,然而在此后四五年的时间里,他一直没能拿出一份满意的代表作,苏超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。

  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随着苏超的热度火起来,我们都会预测苏超的下一个爆点应该在哪里,不能说没有任何准备。”王文欢和同事们早已开始计算苏超进了多少个球,也提前关注到淮安队的这位“村支书”。巧的是,第100个进球偏偏就是这位村支书打进的。

  报道苏超是王文欢的工作,但又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。9月28日,常州队在昆山奥体中心结束了苏超之旅。由于不需要谢场画面,同事提醒拿着话筒还在讲的王文欢“播不出去”。“没有关系,这是我想给常州队的交代。”王文欢没有放下话筒,继续讲着常州队的故事。

  这种“交代”送别了一支又一支转身离开的球队。国庆假期,苏超迎来四分之一决赛,王文欢没有休息,往返各地进行报道。10月8日,盐城队在主场0:3不敌无锡队,止步八强。失落的盐城队基本没有接受采访,王文欢也因连续五天的奔波略感疲惫,但离开媒体中心的那一刻,他又感到还有些话没来得及“交代”。他返回空荡荡的盐城奥体中心,拍摄了一条短视频。“曾经大家喜欢的那个一度登顶的‘盐帝’一定会回来的,我们共同期待!”视频中的真情流露让这个热爱苏超的体育记者彻底出圈,这条浏览量上百万的报道也很快登上了中国记协“我的代表作”。

  “我在报道苏超时会说一些情绪化的话,这些话有时会引发球迷的共鸣。”王文欢至今记得,大二时,老师曾在课堂上分享过一篇带有情绪的报道,令他印象深刻,原来新闻还可以这样做。在报道苏超的过程中,他无时无刻不被苏超的情绪所感染:球迷对家乡球队的支持,球员在场上奋不顾身地奔跑,为了城市荣誉而战的执着……哪怕连续辗转各地,王文欢也不觉得累。

  今年的苏超结束了,对于明年的苏超,王文欢有担忧也有期待。他认为,尽管明年苏超的热度可能有所下降,但有今年的底子在,也不必过于担心。在他看来,苏超带动了江苏足球在未来的发展,从长远来看,热度还是会缓慢地回升。

  王文欢鼓励学弟学妹走近苏超,爱上足球。“只要球场能够坐满,那苏超的热度就一直在,这是我坚信的,我也希望以后能够在苏超赛场上有更多自己的代表作。”

  姜涛是南大新传院2003届研究生,现任江苏银行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,是本次苏超总冠名商运营专班牵头执行人。

  “江苏银行是用冠名费做了一个风险投资。”苏超火了之后,有媒体这样说,江苏银行借着苏超赚大了、赢麻了,这是泼天的富贵。姜涛和他的同事们则不这么认为。姜涛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为苏超的冠名,他表示,江苏银行近年来致力于文体旅商的全方位“金融+非金融”服务。

  这笔“风投”,最终转化为10多亿人次的媒体流量。对于庞大的流量,姜涛有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,苏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,是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大胆创新、亲力亲为。与职业化赛事体系不同,苏超致力于办成标杆性的群众性体育赛事。

  姜涛提到,江苏银行为“苏超”赛区运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。例如6月1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的第三轮比赛,当天瓢泼大雨,江苏银行现场发放了超过1万份雨衣和助威棒。7月5日起,南京赛区将主场搬到了南京奥体中心,观赛人数6万,又恰逢高温天气。江苏银行连夜从总行、南京分行及周边扬州、常州、镇江等分行调用纸杯,备足了8万只交付观众服务部使用。此后每场比赛,江苏银行在南京奥体中心设立65个免费饮水点,提供10万升饮用水、13万只一次性纸杯,并组织超过一百名职工志愿者在饮水点提供服务。

  姜涛非常看好苏超的未来潜力:苏超带动了巨大的赛事经济,各级政府还会推动苏超进一步发展,通过这一现象级赛事促进文化与商业的融合。

  姜涛从南大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江苏分社,成为一名内参记者。“我在南大读书时,除了学新闻传播学,也对经济、金融和社会学感兴趣,看了一些书。” 一年后,因自身兴趣原因,他主动申请转去做财经记者。

  做了几年财经记者后,姜涛决定转行到江苏银行做品牌宣传和企业文化相关的工作。积累经验后,他又调到零售业务部。在这里,他与“苏超”不期而遇。

  总结职业生涯,姜涛强调专业与兴趣的结合,自己人生中两次重大转向都是兴趣主导。

  “每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,融合和交叉非常重要。”姜涛表示,现在银行招聘员工需要跨专业人才。而新传毕业生在跨专业方面拥有优势。

  “哪怕第一次选择不成功也没关系,日后还有很多转型的机会。”姜涛在跨界人生中邂逅苏超,他希望学弟学妹不要被眼前的阶段性成果束缚,要提前规划,敢于跨界探索,在交叉融合中找到属于自己精彩人生。

  在苏超这场盛宴中,新传人正在开拓越来越多的人生路径,踢球的苗明,做记者的王文欢,转向金融的姜涛……新传不仅仅培养职业记者,还培养了无数拥有记者品格的人。新传人能成为一名好记者,也能在各行各业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 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“WeChina微观中国”项目、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。

  欢迎您通过投稿、提供线索等方式,和我们一起,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!联系方式: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