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岁黎锦扬美国逝世 湘潭叫扬叔 - 全网最会整活的苏超球迷  足球圈热梗收割机“黎氏八骏”成绝响

103岁黎锦扬美国逝世 湘潭叫扬叔 - 全网最会整活的苏超球迷 足球圈热梗收割机“黎氏八骏”成绝响

  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...

小编 叫扬叔 2025-08-25

  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黎锦扬(1915-2018):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的美籍华人作家的先行者。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,1944年赴美国留学,毕业于耶鲁大学,定居美国。旅美几十年中,创作《花鼓歌》《天涯沦落人》《天之一角》《赛金花》《处女市》《金山》《旗袍姑娘》等多部著作,获得多项国际大奖。除写小说外,还替著名的杂志撰写文章或游记,深受欢迎。1989年,波士顿大学为其成立了“黎锦扬文库”。

  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的黎氏八骏故居。(记者 方阳 摄)

  (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)美国当地时间11月8日,排名“黎氏八骏”老满的黎锦扬在洛杉矶逝世,享年103岁。

  这位荣获“全球华人终身成就奖”的湘潭人,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,其代表作长篇小说《花鼓歌》风靡欧美,美国旧金山甚至专门为此设立“花鼓歌日”。他的离去,让在近现代文化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湘潭“黎氏八骏”成为绝响。

  黎锦扬出生于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的黎氏大家族。其父黎松庵是晚清贡生、闻名乡间的文人学士,和艺术巨匠齐白石是挚友。

  “黎锦扬第一次离开家乡湘潭去北京就是大哥黎锦熙的主张,因为他(指黎锦熙)认为一辈子待在乡下不会有出息,一定要走出去。”黎舜童介绍说,黎锦扬一生秉承的只做学问不做官等原则,都与大哥黎锦熙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  到美国后,黎锦扬先是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修比较文学,而后又听亲戚建议转到耶鲁大学攻读戏剧。1947年,他取得硕士学位。

  作为著名的湖湘望族,湘潭“黎氏八骏”个个都有建树。老大黎锦熙是文字学家和语言学家;老二黎锦晖是杰出的音乐家,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格局;老三黎锦曜是采矿专家;老四黎锦纾是教育家和出版家;老五黎锦炯是铁道和桥梁专家;老六黎锦明是作家;老七黎锦光是作曲家,创作的《夜来香》《采槟榔》等流行歌曲风靡一时、流传至今;作为兄弟中的老满,黎锦扬在国外取得的成就,和哥哥们比起来也毫不逊色。

  2018年11月16日上午,天阴沉沉的,不断地下着雨,冷风吹来,让人的心一阵紧似一阵。惊闻八叔黎锦扬离世,不胜悲痛,万千的思绪涌上心头......

  六哥?六哥?父亲当时完全愣住了,他实在无法想象,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黎锦扬,是他最小的弟弟。那是兄弟阔别了40余年之后的重逢呀!相见的喜悦或许会让人忽略掉身处的环境,兄弟俩一脚泥一脚水的相互走近,手拉着手,久久说不出话来。

  问起父亲黎锦晖1967年去世的事,八叔留下了眼泪。之后八叔挨个见了我们,并送了礼物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八叔,他气质非凡,和蔼可亲,普通话讲得很好。席间,八叔讲了很多在美趣闻,并邀请侄辈们有机会到美国看看。

  后来,我还去宾馆拜见过八叔。听说我喜欢邮票,八叔回美国后有一次寄文件来时,随信塞了100多张邮票给我。我去邮局取件时,海关要收取关税100多元。那时的100多元可不是小数目,海关说要么全部退回,要么文件可取,邮票没收。当时,我考虑到八叔的文件重要,退回会耽误事情,于是对海关办事员说:“邮票我不要了,文件取回吧。”之后八叔听到这事,还赞我识大体。

  1957年,黎锦扬出版了《花鼓歌》。小说一经出版,立即引起轰动,荣登《》畅销书榜。一位好莱坞制片商出5万美元购买所有的版权,另一位百老汇制片人出3000美元购买舞台剧版权。《花鼓歌》最后被Joseph Field, Rodgers和Hemmerstein三大名家编成歌剧,在纽约上演两年,在英国上演将近一年,后来又拍成电影,曾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。

  黎锦扬的英文《花鼓歌》一改华人的形象。在他笔下,华人再也不是以前美国银幕上那种摔长辨、裹小脚或者只会功夫的样子,而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受教育有教养,富足也重亲情,懂感情的华人。他最大的遗憾是《花鼓歌》中文版没有问世和巡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