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扬叔,扬叔梗,苏超球迷,苏超梗图,足球整活,叫南哥,球迷热梗,叫扬叔官网,足球Meme,整活IP/叫扬叔(jiaoyangshu.com)是苏超梗圈爆火人物,整活足球圈、吐槽英超中超,靠一句“叫扬叔”火遍全网。这里是他唯一指定官网,集整活、热梗、名场面于一身,欢迎你也来叫一声叔!9月29日傍晚,青岛海牛的训练基地里,冯伯元默默收拾着行李。 俱乐部刚官宣大名单,这位30岁的前锋不会随队前往梅州参加保级生死战,而是独自南下南京。 两天后,他将穿上印着“南京”字样的球衣,站在苏超联赛四分之一决赛的草皮上。 球场外,15669名观众正举着“叫南哥”的文创背包涌向看台,而他的中超队友们此刻在千里外备战一场可能决定球队命运的战役。
如今,他的名字和“业余联赛”紧紧捆在一起,甚至被网友做成“脂包鸡”表情包疯狂传播,只因去年在河南队进球后脱衣庆祝时,露出了一截缺乏肌肉线条的腰腹。
“当时训练量太大,体脂才上去的。 ”他后来试图解释,但没人记得后半句。 就像2018年王永珀那张著名的“白斩鸡”照片,互联网永远只传播最具杀伤力的切片。 那张赤裸上身的截图在抖音播放量超千万,评论区挤满刻薄调侃:“这肚子比我喝啤酒三年的还大”“中国足球废了”。
讽刺的是,冯伯元职业生涯的两次巅峰,都以球队解散告终。 2020年苏宁夺冠后突然退出,全队措手不及;2023年昆山FC冲超成功却因欠薪解散,更衣室冠军合影还挂在墙上,俱乐部已人去楼空。 两次失业像两记重拳,打碎了他从克罗地亚留洋归国时“要当中超顶级中锋”的梦。
“这儿没那么多商业套路,踢球更纯粹。 ”杨笑天说着递来一瓶水。 三个月前他因锁喉对手被停赛,视频在网上炸开锅,但此刻他眼神发亮,刚结束的苏超南京德比涌入上万观众,门票被黄牛炒到30倍原价。
纯粹? 当冯伯元带球突入禁区,眼前是银行职员、外卖骑手和大学生组成的后卫线。 他只需七成功力就能晃倒两人,像大学生踢小学生。 看台响起嘘声:“职业球员来虐菜有意思? ”可转头他助攻得分时,同样的观众又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。
这种撕裂感充斥整个苏超。 常州队为终结八连败,把28岁的现役中超球员黄紫昌请来当“救世主”。 他首秀造点破门如入无人之境,抖音直播观看量碾压同期中甲赛事。 但河南球迷心情复杂:自家球员在俱乐部坐冷板凳(中超23轮仅首发7次),却跑到业余联赛大杀四方。
规则成了灰色地带。 苏超允许每队注册3名现役职业球员,前提是满足“本土化”条款,身份证属地、五年户籍或学籍。 黄紫昌因在常州田家炳中学读过书获得资格,前女足国脚周高萍执教泰州队,甚至拉来上半年刚踢中超的长春亚泰小将樊超。
“这是文旅项目,不是纯竞技。 ”杨笑天点破关键。 买南京队球票能换景区餐饮折扣,南通队“叫南哥”文创背包三天卖断货。 当苏州文旅局把苏超决赛包装成城市嘉年华,足球反而成了引流工具。
冯伯元离队当天,教练组紧急加练定位球防守,本赛季球队已被定位球轰进13球,中超垫底。 保级对手梅州客家拥有高中锋鲁尼,而海牛防高空球最好的,正是身高1米91的冯伯元。
七月至今冯伯元零出场,连替补席都坐不稳。 外援奥尔梅尼奥赛季报销时,教练宁可让1米75的边锋客串中锋,也不愿给他机会。
五台山体育场的欢呼声浪震得广告牌嗡嗡作响,而此刻的梅州赛场,海牛正0:1落后,保级形势雪上加霜。
终场哨响,几个大学生球迷翻下看台索要签名。 冯伯元签完名抬头,看见体育场大屏正滚动播放中超积分榜,青岛海牛排在降级区红线个身位。
更衣室里手机震动,是河南队友发来的新闻链接:“黄紫昌苏超首秀引爆网络”。 冯伯元苦笑着摁灭屏幕。 他知道明天社交媒体会出现新词条:冯伯元 苏超,后面或许跟着“沦落”“唏嘘”之类的标签。
浴室蒸汽氤氲中,他肋骨下方那道12厘米的疤痕若隐若现。 那是2022年昆山冲超关键战,他被对方后卫鞋钉刮破腹腔,缝了18针后带伤复出打进决胜球。 当地报纸头条写着:“冯伯元! 真汉子! ”
现在,真汉子在业余联赛更衣室擦干身体,把“南京队25号”球衣叠进行李箱。 窗外,霓虹灯牌闪烁着“苏超四强诞生”,而手机推送弹出青岛海牛终场0:2落败的消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